当前位置:首页 > 遗保 > 前沿动态

前沿动态

看“小燕子”筑巢《钢的城》——新华社记者“解码”心中的黄石

发布时间:2023-04-11  来源:黄石发布  返回

初春时节

新华社湖北分社多位记者

数次走进黄石

在江南旧雨里

聆听“最美丽的春天”

在不熄炉火边

感受百年工厂焕新

在历史钩沉中

梳理黄石人的果敢与坚韧

……



历时月余

成就近万字的长篇通讯——

《〈小燕子〉唱起地,不只是“钢的城”》

刊载于3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

文章刊载后

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

让人们对这座城市更加关注



新华社为何聚焦黄石?记者眼中黄石是怎样一座城市?着眼城市高质量发展又有哪些期待?近日,黄石日报社记者走近稿件采写团队,听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惠小勇一一“解码”。





新的城市报道探索之作


从“好山好水孕育的城市文脉”谈到“‘红火紫烟’厚植的城市底蕴”,再从“智慧转型彰显的城市力量”讲到“‘水火相融’涵养的城市品格”,《〈小燕子〉唱起地,不只是“钢的城”》用9500余字展现了黄石独具特色的城市气质。


“我们去了磁湖畔的江南旧雨文化馆,一路看了黄荆山、西塞山、东方山……采访期间,我脑海里就蹦出了一幅‘好山好水,于斯为盛’的画面。”虽然工业是黄石的城市名片,但惠小勇和采写团队其他成员能感受到,黄石的春天就如同小燕子里歌词写的那样“这里的春天最美丽”。“黄石的好山好水没有辜负《小燕子》里的歌词,我们希望通过记者实地走访,带着读者们游览黄石。”


谋篇布局时,采写团队最初打算写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城市观感;第二部分是以矿冶文化为源头的工业发展;第三部分写人文。然而,初稿出来后,采写团队对作品并不满意。“第二部分比重太大,给人的感受是黄石矿冶文化特点太深厚。”于是他们精益求精,决定继续打磨稿件。


“我们又消化了更多书籍,发现黄石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支撑了湖北历史上的数次辉煌。”纵观整个湖北发展史,惠小勇认为,黄石曾一度站在时代的潮头。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占有了铜绿山及长江中游江西、安徽一带丰富的铜矿资源,掌握了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铸造了大量的青铜兵器,为其一度雄踞南方,称霸诸侯奠定了雄厚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另一次是在近代洋务运动中,依托大冶铁矿兴起的汉冶萍煤铁公司引领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肇始,加上沿江贸易带来的商业繁盛,使黄石成为近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一个先行地。


新中国成立之后,黄石凭借资源优势和工矿基础,担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迅速崛起为矿冶名城。这里诞生了全国十大特钢之一的大冶钢厂、全国十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三大水泥生产基地之一的华新水泥、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等27个重点工业项目。工业的崛起,推动黄石经济的快速增长,一度成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


“江南山水不足为奇,几度撑起楚地的辉煌,这个特点才是黄石最明显,最独有的。”经过商量,采写团队决定写完黄石自然山水后再宕开一笔,把黄石矿冶兴盛带动全国发展的历史说开。最终,定稿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从历史与现实交融的角度切入,让读者从历史文化的感受里与作者想表达的观感相契合,从另一个角度看黄石、读黄石、理解黄石。


与传统的城市报道不同,《〈小燕子〉唱起地,不只是“钢的城”》一文以文化根脉解码城市基因,以历史逻辑解读城市内核,在历史风物与时代新貌的融合中,探究黄石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人文底蕴和现实力量,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指导下,开展的城市报道探索之作。





人民城市蕴藏发展潜力


有人说,黄石是一座独具魅力的城市。惠小勇也非常赞成这一观点。


“黄石是一座山水相融、人文相亲、铁水相连,各方优势明显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惠小勇看来,特殊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黄石特别的人文情怀。在黄石采访期间,这种人文情怀总能给予他最温馨的感受。


在磁湖边,82岁的黄石老人张家泉在得知新华社记者的来意后,兴致勃勃地拿出手机,展示自己拍的“磁湖美照”;在大冶铁矿,采写团队和矿工们面对面,用心聆听三代矿工讲述从“黑领”到“蓝领”再到“白领”的生活故事;在大街小巷,采写团队分头采访了街头巷尾那抹暖心的“志愿红”……


“在他们的眼里,我能看见对这座城市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惠小勇说,心态平和且性情温和的黄石人会生活,也热爱生活,这离不开城市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思路。


“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而城市的发展根本在于这里的人是怎么样的。”在一路采访中,采写团队感受到的是黄石人包容、创新、果敢、务实的作风和气质,“这些元素加在一起让人感到这座城市有很大发展潜力”。


这种感觉在黄石城市发展中得以一一应验。


推动城市发展园林化。黄石以建设生态宜居之城为抓手,大踏步跨越黄荆山、挺进大冶湖,开发区·铁山区一体化改革稳步实施,建成“三园三馆三中心”,大冶湖核心区骨架基本形成。完善城市功能,改造老旧小区,新增奥体公园等生态绿地,黄石跻身中国宜居宜业城市榜。高标准建成一批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擦亮“山水园林市、最美工业城”的品牌。


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黄石以打造先进制造之城为目标,坚持改旧、育新“两手抓”,过去5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过千亿元,形成华新公司“变废为宝”等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建成电子元器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有色金属、特钢两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链条越拉越长、越来越壮。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3年倍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23%、居湖北省第2位,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进入全国百强。


推进港口发展现代化。黄石在湖北省率先实施“一城一港”战略,全力推进黄石新港园区建设,成功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和综合保税区,建成长江中游第一条公铁水多式联运示范线路,货运吞吐量达6000万吨、实现5年翻番,成为长江中游最大单体港,“四港联动”发展优势持续显现,黄石入选全国第二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如今的黄石转型无处不在,处处呈现出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宜居新景象。正如文中提到的一曲新歌《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所唱:“敞开黄石的门窗,香樟石榴笑迎四面八方,矿冶名城优美时尚,园林城市宜居宜商……燕子依然在唱,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新征程上担起历史重任


放眼全球,世界先进城市无不是拥有大视野、讲究大格局,始终坚持顺应时代大势、发展大局而勇立潮头。面向新时代,黄石这颗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江南明珠,早已凝聚起了“打造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共识。


“采访中谈起黄石,黄石人总会为曾经的辉煌而自豪:矿冶之都,三千多年‘炉火’不熄;钢铁之城,中国近代工业发轫之地;多年来,因在湖北的地位仅次于武汉而被冠以‘黄老二’名号。但黄石一度也曾因资源枯竭而沉郁,因环境污染被贴上‘光灰城市’的标签,因省内经济总量排名靠后而落寞。”惠小勇直言不讳,采写团队也一直在寻找“一个资源枯竭城市能否扛起打造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历史使命”的答案。


“最终,我们找到了答案,也在文中进行了详细介绍。”惠小勇表示,黄石既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城市,又是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年轻城市。回顾3000多年矿冶文明史、100多年近代工业史和70多年建市史,黄石一直是本区域的重要增长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黄石继续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集群发力,绿色发展形势喜人,交通枢纽成势见效。“这些优势让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有了条件、基础和底气,一定能担负起这个历史重任,重铸新辉煌。”


在采写团队眼中,过去的黄石底蕴厚重,现在的黄石蓬勃发展、充满活力,未来的黄石前景无限。“黄石人一定能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拿出应有担当,干出应有作为,赢得应有地位,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黄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