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公示公告

公示公告

关于2019年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返回

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2019年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评估迎检工作要求,现将我市2019年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报告如下:

为促进黄石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彰显黄石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我们积极探索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且取得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

国家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文旅厅高度重视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多次来黄石考察指导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一是省政府批准设立了“湖北黄石工业遗产片区”,这是全国唯一的工业遗产保护片区;二是黄石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加快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推动黄石城市转型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黄石工业遗产申遗、老城区改造、发展工业旅游等工作;三是组建成立了高规格的工业遗产保护管理机构。2019年,黄石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批准成立了正县级的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心,配备16名工业遗产管理工作人员,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的发展。

(二)依法保护,活化利用

2017 年11日起,黄石施行了《黄石工业遗产保护条例》,这标志着黄石工业遗产保护正式步入法治引领的新时代。我们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的科学规划为引领,启动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一批重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项目。国家文物局、黄石市委市政府也重点给予了资金支持,推动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的活化利用工作。一是国家文物局在资金、政策上对黄石予以倾斜,近年来拨付国家重点文物专项补助资金近两亿元,支持黄石重点工业遗产的修缮保护和再利用工作;二是市委市政府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纳入城市转型发展战略,2019年起,市政府每年列支200万元申遗专项经费,支持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三)强化研究,扩大宣传

为更好地做好黄石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深入挖掘黄石工业遗产的价值和内涵。2019年,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心主要领导多次赴北京、武汉等地,分别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对接、沟通,探讨开展黄石工业遗产价值和内涵研究模式,并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传媒与艺术学院签订了项目研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矿冶工业遗产价值研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良好学术研究、交流宣传、共享互助的信息交流模式。

2019年,我们还通过举办第二届中国(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等活动,深化国内外相关机构、权威专家、新闻媒体的紧密联系,加强黄石工业遗产宣传。

二、取得成效

(一)保存状况极大改善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立项批复,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中心精心组织实施了黄石工业遗产片区华新水泥厂旧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本体修缮保护与展示利用、环境整治、考古研究等重大工程,实现了工业遗产保护状况极大改善。

目前,组成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的四个工业遗产点,均已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了保护单位,我们定期对工业遗产保护情况进行督查,涉及这些工业遗产的相关建设工程以及生产经营活动均按相关法规要求进行。

(二)利用工作惠及民众

2019年,华新水泥厂旧址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充分运用国家重点文物专项补助资金,完成了1-3号湿法回转窑、矿渣库、装车站台、大门广场等项目的保护修缮和再利用工作,改善了遗址周边生态环境,实现了湖北水泥遗址博物馆的局部对外开放。在这些被充分利用起来的工业建筑内,一系列的展览陈列活动,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展示了工业文化独特魅力,让广大市民领略了工业文明之美,极大丰富了黄石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内,湖北新冶钢已将原职工俱乐部旧址建成汉冶萍煤铁厂矿博物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1984年建成开放至今,多次与学校、科技馆等地联合开展科普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旧址成为国家矿山公园的特色景点,矿山公园每年春季都会举办槐花旅游节。这些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工作,惠及民众,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

(三) 黄石影响持续扩大

为展现黄石工业文化的厚重底蕴,激活黄石“工业乡愁”的生命因子,我们深度挖掘了黄石工业遗产的价值,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学术期刊、媒体机构、新媒体、客户端等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宣传推广,向全社会提供有深度、广度的工业遗产信息。

特别是201911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黄石)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及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重点院校,共9个国家的42名专家教授及60多名与会嘉宾参加,论坛为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最美工业城市”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人民网、凤凰网、新华网等国内主流核心媒体进行了数十篇次的报道和转载,极大地增强了黄石工业遗产的知名度,彰显了黄石工业遗产厚重的独特魅力,扩大了黄石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存在问题

(一)工业遗产保护法规不配套

《黄石工业遗产保护条例》为我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法律遵循,随着机构改革进行,条例中规定的工业遗产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这同现行的工业遗产保护管理体系相冲突,由此造成职能部门与法规条例不相适应。

 (二)工业遗产认知程度不均衡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大力宣传、发动群众上做出了许多努力,社会各界对工业遗产的认知度有所提升。但仍有部分基层干部、法人单位、群众对法规的贯彻执行缺乏敬畏之心,有些地方在城乡建设中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破坏工业遗产和改变工业遗产历史风貌的案件偶有发生。

(三)联合执法合力效应不凸显

《黄石工业遗产保护条例》中虽然明确了18家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但有些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对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支持和配合力度不够,执法效果不明显。

(四)保护经费落实情况不理想

按照相关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工业遗产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但是目前这项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只有市本级和大冶市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有相关经费,其它县()暂未将工业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四、下步计划

(一)推动保护条例修订

《黄石工业遗产保护条例》中明确的行政管理主体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我们请求推动该条例的修订工作,以便让职能部门做到有法可依,做事有据,依法执法。

(二)强化遗产保护思维

进一步巩固立法基础,加大执法监督。对于工业遗产要 “应保尽保”,对已纳入保护范围的工业遗产,严格依照《黄石工业遗产保护条例》,将以铜录山古矿冶遗址、华新水泥厂旧址为代表的重点工业遗产,加强日常维护监管,并纳入人大视察范畴;加大执法监督,以法律手段切实保护好工业遗产。

(三)突出研究活化利用

与相关机构加大保护和再利用工作的研究,在矿冶生态景观修复、工业遗产数据平台、工业考古等方面,聚焦全面梳理遗产文化资源,深挖遗产保护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对工业遗产进行科学有效地活化利用。

(四)密切联系寻求支持

与世界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等机构,加强沟通,与文化、矿冶、工业景观等机构的专家保持紧密联系,加强学术交流,持续扩大黄石工业遗产国际影响力,奠定黄石工业遗产在全国的领军地位。

(五)以点促面示范带动

我们将把创建国家历史名城为抓手,围绕黄石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珍贵资源,示范带动建设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下一步,我们将以华新水泥旧址历史文化街区、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历史文化街区、大冶钢厂苏式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大冶有色办公和生活区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历史文化街区等为重点,以点促面,精心打造一批以工业遗产为依托、以历史文化为内涵、以矿冶生态景观为特色的工业旅游品牌、历史街区和示范区。

                     

 

                                                                                                                                                       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心

                                                                                                                                                            2020年319